首页 航运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张勇在北京演讲《关于绿色航运的新故事》全文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张勇在北京演讲《关于绿色航运的新故事》全文

2024年1月7日,第二十五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增长动能 中国探索”。会上,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张勇出席论坛并发表了题为…

2024年1月7日,第二十五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增长动能 中国探索”。会上,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张勇出席论坛并发表了题为《关于绿色航运的新故事》的演讲。

明阳集团将就绿氢绿甲醇绿氨(PtX)发展及布局在1月23日上海风电会演讲

2024年风电制氢、制甲醇和氨产业发展上海论坛将于1月23日-24日举办

2024年龙版中国造船厂地图免费赠送广受中外欢迎,新版将继续编辑发布

张勇表示,绿色转型不仅是技术和效率的转变,更是发展范式的转变。从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发展理念、资源理念、生产和消费内容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碳中和将彻底重构传统工业时代形成的经济体系和空间格局。对此,他建议要推动优先领域的科技创新,要加快增长方式的范式变革,要构建市场化为导向的法律制度和政策环境,塑造企业的最佳实践,坚持ESG引领经济社会转型,从而实现源头要减碳、过程要降碳、末端要固碳。

以下为发言实录:

尊敬的各位老师、尊敬的同学们,今天非常高兴回到母校,给大家分享和报告我对“双碳”战略的一些思考和建议,希望大家能够有所共鸣,如果讲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我今天报告的题目是《关于绿色航运的新故事》,有三个方面:一、旧模式的溃败和范式变革;二、绿色航运的新故事;三、COP28与“双碳”战略。

一、旧模式的溃败和范式变革

可以看到,如果碳中和失败,影响可能是毁灭性的。“1.5℃目标”还是“2℃目标”,其中的差异大家是非常清楚的。从“双碳”来讲,将彻底重构我们传统工业时代形成的经济体系和空间格局。像中国这样的大国,重塑空间的格局非常重要,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我们的能源结构、经济结构、人口布局是不均衡的,这种条件下做“双碳”的减排、战略实施,这跟一个城市或者一般中等发达国家是不一样的。

绿色转型不仅是技术和效率的转变,更是发展范式的转变,它是工业化的视角要转向生态文明的视角,也就是说要从工业文明要转向生态文明,发展理念、资源理念、生产和消费内容等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所有类别的资本都会进行创新和再平衡,包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物质资本等。

有两个问题请大家思考。问题一,脱碳的绿色溢价怎么去考虑?无论是重工业还是其他的行业,大量的溢价是需要通过成本改造去完善的。问题二,要高度重视转型金融的问题。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多次提到绿色金融问题。到2050年的时候,中国大概需要180万亿的“零碳”融资量,一年大概是20万亿人民币的投资,规模是巨大的。

所谓转型金融,就是金融为钢铁、航运等行业的低碳转型提供融资支持。从供给侧来讲,它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在目前的金融体系下,即使一些高碳企业希望转型,有愿意转型,但也很难获得转型所需要的资金,其要点就在于转型金融所匹配、所涉及的是不确定的、动态的技术演进路径和标准。比如船舶行业,船到底是使用绿色甲醇、氯胺,还是氢燃料,在这种技术路径的选择对一个行业来讲,一旦走错,将是灾难性的。燃煤发电企业实施低碳转型,需要把减碳的效果作为贷后评估的关键,在资金和成本效果的转型之间要进行匹配,要达到效果的最佳,转型活动要可衡量、可报告、可检测,要避免出现假转型的风险。

总之,要坚定信心,我们要创造两个辉煌。过去的40年和未来的40年,相信在脱碳、低碳、“双碳”的战略目标下面,中国的经济将形成一个新的崛起高潮。

二、绿色航运的新故事

航运业在当今的国际经济交往过程中非常重要,当前国际贸易的70%以上,国际贸易量的80%以上都是通过海运来实现的。因此,海运行业的脱碳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我们行业里面关注的重点和解决的现实难题。

国际海事组织有最新的新规,吹响了号角。2023年7月,关于船舶温室气体排放的战略,明确要求提高并审查新造的船的设计相关的要求,包括平均减排跟2008年相比降低了40%以上,相关指标都有所提高。包括自愿核查指标,也提出国际航运到2030年至少减排20%,到2040年要减少70%,到2050年要实现净零排放。比我们平时讲的“3060”还提前了10年。

国际最新的法规也是这样的,包括COP28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航运业,包括传统供应链物流企业,数量上欧盟也做了一系列的要求,也就是碳关税的问题、边境调节机制。主要涉及的产品类别是钢铁、铝、水泥、化肥、化工(氢)、电力等6大门类产品,主要覆盖 3类碳排放:直接排放、间接排放,还有完整的碳足迹,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特别是要求从去年的11月开始实施碳关税,这两年开始统计,到2026年就有一个比较大的要求。

航运碳关税成本是非常高的。马士基等主要航运公司都有转型战略,他们是比较激进的,提出要2040年完成,这样的雄心壮志起到了领头和示范效应。

国内的碳减排最新法规也形成了“1+N”的政策体系,在这些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2018年IMO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第72届会议通过基于我国方案制定的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推动全球航运业减排进程进入快车道。同时第75届环保会审议通过中国起草的《鼓励成员国制定和更新减少航运温室气体排放的国家行动计划》,鼓励成员国采取自愿措施,从国家层面推动航运温室气体减排。

我国提出的船舶温室气体减排与效能的评价措施,打掉了西方的一些不切实际的激进的方案,形成的公约,并纳入了文本。同时我们也主导完成了《国际航行船舶岸电系统安全操作导则》,现在我们在长江流域,包括沿海的各港口大量推广岸电,也使得减排的效果有了明显的提升。

从这些来看,我们有六个关键的洞察,全球海事脱碳中心也做了一些相关的研究,在脱碳减排方面,海运业雄心万丈。同时业内涌现了三大脱碳模型:先行者、追随者、保守者。从中国来看,我们处于第一方队,在先行者的阵营里面。

分享一下“双碳”战略背景下的中远海运的最佳实践。2022年,我们集团的总资产1.1万亿元人民币,境内外上市控股公司一共11家,营业收入6300余亿元,利润总额在央企里排第五,资产负债率是54.2%,境外资产、收入和利润占比分别是51%、55%和66%。

我们有六个世界第一:综合运力世界第一、干散货船队世界第一、邮轮船队世界第一、杂货特种船世界第一、集装箱码头吞吐量世界第一、船员管理数量世界第一。在世界五百强里面我们排到了115名,在联合国贸发的跨国组织的指数全球第81名,我们在国内也是领先的。

最近中远海运正在积极地考虑“十四五”中期调整的评估,我们提出了“12345”的方略。第一个愿景,要从传统的航运、物流和港口企业,要转向建设世界一流的航运科技企业。有两个新的愿景:绿色低碳和数字智能。要创造“产品”“创新”“管理”三个一流。有四个战新产业:全球数字化供应链、船用新能源、绿色低碳智能、船舶研制和智能航运。五个航运:从理念来引领,就是韧性航运、绿色航运、低碳航运、智能航运、包容航运。

因为时间有限,给大家分享一个关于绿色甲醇产业的研究。目前主流的航运公司都在研究生物制柴油,也就是生物制甲醇燃料,我们也进行了布局。我们预测,2030年在航海这块大致需要绿色甲醇1亿吨,我们现在的短缺情况非常严重。

最近我们联合了国电投,还有上港集团、国检集团在吉林建设两个绿色甲醇工厂,到2026年能达到20万吨产量,跟1亿吨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大家可以看到这样的趋势。马士基有31艘甲醇动力船,达飞海运42艘,我们正在建设12艘,所以整个航运业都在快速进入动力的转换阶段。

这个产业链也是我们首次在全球形成的上下游一致的产业链工程。在这个方面,我们希望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给我们支持,怎么样部署我们未来的燃料技术路径,特别是看得见的甲醇路线的产能的增加,也希望大家给我们一些建议。

另外,我们也在加快建设低碳船队,包括我们提出在长江700标箱的纯电动的集装箱船,这也是作为去年国之重器十大评选之一。这是一个小众的产品,也评上了国之重器,我们落实总书记的要求,长江不搞大开发,要搞大保护。通过甲醇、岸电、纯电动的集装箱船来实现长江的绿色化。

三、COP28与“双碳”策略

COP28的成果,除了对航运的要求以外,还成立了全球气候“损失和损害”基金。各国政府和机构为气候议程承诺提供的各类资金已超过570亿美元。要以公正有序的方式迅速实现能源转型,摒弃使用化石燃料。到2030年将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提高两倍,将能源效率提高一倍。承诺加快零碳和低碳技术的发展,包括核能、低碳氢和新兴的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等。

最后,我分享五个建议:要推动优先领域的科技创新,要加快增长方式的范式变革,要构建市场化为导向的法律制度和政策环境,塑造企业的最佳实践,坚持ESG引领经济社会转型。实现源头要减碳、过程要降碳、末端要固碳。

今天的汇报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圆桌讨论】

问题1:如何构建一个新型的金融体系来支持和促进高耗能、高碳产业的低碳转型?

张勇:转型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本身也存在转型的问题,有三点供大家参考:

第一,首先是企业家精神。无论是产业还是金融业的从业人员,都必须有雄心壮志,才能够使得你的结构调整、制度设计、兼容激励能够形成一个体系。

第二,必须从结构上来安排整个金融资产的布局,只有把金融转型过程中的风险考虑足,才有可能实现。刚才我谈到了技术路径的不确定性,这一点对大家来说非常重要,大家可以回顾一下光伏产业的形成过程中,头部企业现在还留下几位?非常难,难就难在新的技术层出不穷地出现,使得前辈被拍到了沙滩上面,这个技术路径跟金融资产的匹配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相关的基金,包括一些低成本的、大容量的中长期国债都是可以考虑的选择。

问题 2:转型金融应该注意什么?有什么误区?

张勇:要说从减少风险的角度看,我觉得有两个点可以探讨:

一方面,怎么在转型金融中坚持创新?最积极的应对就是进攻,我非常高兴地看到光华管理学院在北大成立了专门的碳中和研究院,像张老师他们正在研究国外的、已经“走出去”的太阳能的资源、运营的工厂能够通过REITs的方式拿回来,正在研究在国内重新上市,这都是创新的方式。所以,我觉得应对这样的转型金融所存在的风险最重要的就是要探索,要有一些创新的思想。这是第一件事情,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方面,要培养人才。现在我们很缺乏数字化、智能化的人才,在转型金融,特别是碳中和双方的结合点上需要的人才极其匮乏,这是今天这么多学子、这么多专家学者来的原因之一,人才是能弥补这样的风险的,所以我建议光华管理学院、以及北大应该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

本文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国际船舶海工网”。 http://www.ishipoffshore.com/archives/10559.html

文章底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86-21-543621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chinabobli@126.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