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顶

首页 造船 造船“劳模摇篮”厚植沃土,大连造船雨润花开

造船“劳模摇篮”厚植沃土,大连造船雨润花开

轻柔的春风,氤氲着花香。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中船集团大连造船在全国劳动模范评选中再传捷报,中船集团首席技师、大连造船电焊工朱先波同志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由此,…

轻柔的春风,氤氲着花香。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中船集团大连造船在全国劳动模范评选中再传捷报,中船集团首席技师、大连造船电焊工朱先波同志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由此,大连造船全国劳模光荣榜上又增添了一颗耀眼“新星”,大连造船“劳模摇篮”厚植沃土,雨润花开。

第三届2025年造船焊接切割和智造工艺上海会议将于6月12-13日举办

第19届2025年绿色智能船舶海工技术上海会议将于6月11-13日举办
2025年数字化和AI在船舶海工应用上海会议将于6月12-13日举办

劳动模范是大连造船的宝贵财富,是大连造船高质量发展最可依靠的骨干力量。百年大船,辉煌历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50多个型号800余艘军舰从这里驶向万里海疆,3000多艘各型巨轮从这里驶向五洲大洋。大连造船创造了中国造船史上90多个“第一”,一代又一代具有时代特征的劳动模范也脱颖而出,成为大船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明星。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走近大连造船17位全国劳动模范,感受榜样的力量。

技术超人的车间主任——王尔毅

195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王尔毅,1950年进入大连造船厂工作,高级工程师,曾任锯断车间副主任、冶金科长等职务。

他立足生产实践,边干边学,攻克了许多当时铸造工艺技术难关,使铸件的质量大幅提高。他注重软硬件建设,设置活动园地,规范车间建设,用制度管理车间,做到科学管人、管事、管物。他竭力培养青年工人在复杂、关键活件上的加工技能,让青年人快速成长成为生产的主力军。

点击图片显示正文

任劳任怨的“老黄牛”—— 张连德

195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张连德,中共党员,1948年进入大连造船厂工作。

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干劲十足,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持续开展生产技术革新,工厂生产效率显著提高。1953年,他研究改进的老机床转速达到400转,在国内同行业中首屈一指。他改进工夹具40余件,生产用时缩短了50%以上,3年的时间里完成了5年的工作量。

点击图片显示正文

苦干加巧干的技术能手——朱维勤

195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

朱维勤,中共党员,1948年参加工作,工人技师,曾任技术科长。

他刻苦钻研,从工人成长为技术能手,擅于在通用设备上加工畸形部件,通过革新制作工装卡具提升效率和质量。他善于总结工作经验,解决了工件的固一、打正、刀具的采用以及加工精度的控制等难题,成功完成了关键零件的加工。

点击图片显示正文

科学管理的仓库员——王怀武

195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王怀武,中共党员,1945年进入大连造船厂工作,曾任仓库员、主任、股长、副科长、书记。

在物资管理上做到收的清、发的准、管的好、日清月结,他首创的“四号定位,五五摆放”科学管理方法被誉为“王怀武仓库管理法”,并在全国工业系统进行推广。他强化零件配齐率考核,提高了集配配送的效率和质量,为一线生产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点击图片显示正文

精益求精的大工匠——詹水晶

195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詹水晶,中共党员,1947年进入大连造船厂工作。

他加工上万个主机零件,无一件废品,无一件返工。他先后提出和实现重大技术革新建议20多项,其中“曲轴绕性加工方法”获得国家发明奖;他优化甲板机械零部件加工,实现整机组装交验突破。1956年参加了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1959年出席全国群英会并当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

点击图片显示正文

老黄牛式的女刨工——方秀贞

195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

方秀贞,中共党员,1948年进入大连造船厂工作。

她所加工的活件从未出返工和废品现象。方秀贞热爱岗位,刻苦钻研,练就了一身本领,仅1958年一年就完成了19个月的工作量,并多次协助兄弟单位解决技术问题,消除质量隐患,被誉为“老黄牛式的女刨工”和“永不褪色的老模范”。1949年、1979年方秀贞两次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点击图片显示正文

“爆炸大王”—— 陈火金

1979年、1989年2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陈火金,中共党员,1955年进入大连造船厂工作,曾任大连造船厂爆炸加工研究所总工程师、所长。

他在爆炸加工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性贡献,爆炸焊接的不锈钢复合板、铝钢过渡接头、钛钢复合等在造船、石油、冶金、电力和科研等部门的应用,解决了生产技术关键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项成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3篇论文在第七、八届国际高能率加工会议上发表。

点击图片显示正文

攻坚克难的锻工工艺员——张玉金

198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张玉金,1950年进入大连造船厂工作,工程师,曾任锻工车间工艺员。

他在锻造岗位工作40余年,攻下7项技术难关,在船用大半圆管的加工过程中,他大胆革新技术,工作效率提高12倍,节约200万余元,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标准。他建立“质量确认制”,采取互检和巡检等形式强化质量管理,提高了自检准确率。坚持“一次干好活”的质量宗旨,制作的管子无一质量问题。

点击图片显示正文

励精图治的船厂领导人——王有为

198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王有为,中共党员,曾任大连造船厂厂长、大连船舶工业公司(集团)总经理、大连市副市长、中共大连市委副书记。

自1985年任大连造船厂厂长起,他依靠船厂万名职工群众,仅用几年时间使大船扭亏为盈,造船产量由1985年的世界第44位一跃为第18位,4年为国家创汇18亿元,实现了大船造船厂的跨越式发展。

点击图片显示正文

刻苦钻研的“船台女铁人”—— 郭领华

199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郭领华,1968年12月参加工作,曾任船体车间电焊班班长、车间党支部书记,高级技师。

她焊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焊接难题,被誉为“船台女铁人”。她严把质量关,圆满完成各项施工交验,受到船级社及国内外船东的好评。她细心指导帮助青年员工快速成长,独当一面。1999年作为大连市唯一的劳模代表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庆典。

点击图片显示正文

技术高超的电焊女班长——丛菊红

199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丛菊红,1975年进入大连造船厂工作,曾任管加工车间电焊班长,高级技师。

她在岗位上勤学苦练,逐步地掌握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焊接技术,先后获得了国内外多项焊接证书,经她焊接的管材X光探伤片无一废返。她积极带领班组狠抓质量管理,连续多年获得“标兵班组”称号。

点击图片显示正文

“ 电气大拿”—— 崔殿镇

200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崔殿镇,1968年12月进入大连造船厂,曾任船舶电工、调试工、调试员及调试组组长。

仅有初中文化的他,经过长年刻苦学习先后获得中级英语口语证书、军船设备调试证书以及日本无线电、古野电气、东京机器三大株式会社的现代通讯、雷达及导航系统等调试和维修技术代理许可证书,成为我国调试船舶电气设备的排头兵,被誉为“勇攀科技高峰的大船骄子”“令洋专家折服的电气大拿”。

点击图片显示正文

屡建奇功的“战一刀”—— 战怀奎

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战怀奎,中共党员,1982年6月进入大连造船厂工作,高级工人技师。

他身怀绝技,号料准、切割准,只需气割枪切下一刀,便能保证船舶分段合拢时准确无误,一次成功,使下道工序的电焊工施工起来省时省力省材料,被誉为“战一刀”。他采取了正装改侧装的新工艺施工,解决了球鼻艏分段施工难题。

点击图片显示正文

VLCC建造专家——林吉明

201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林吉明,中共党员,1991年进入船厂从事造船工作,高级工程师。先后担任过监造师、主管监造师、监造科长、工程部长、项目经理等职务,现任大连造船副总经理。

他是中国造船史上第一艘VLCC建造工程的项目经理,通过实施管理创新和建造工艺的不断改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生产难关。2002年8月31日,中国第一艘VLCC顺利交工,伊朗国家油船公司称该船为“中国先锋号”,称赞其性能质量超越韩国船厂同类产品。

点击图片显示正文

“造舰专家”——肖 石

201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肖石,中共党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87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大连造船董事(专职)。

在重点工程建造中,他引入项目管理模式,将工程管理工作高度集成,设置项目组,带领团队编制《建造方针》《质量保证大纲》等百余项管理制度、应急措施和500余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当重点工程正式交付后,军代表赞扬说:肖总,你真正展现出一个造舰专家的风采。

点击图片显示正文

重点工程“领航人”—— 马瑞云

202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马瑞云,中共党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现任大连造船生产总监。

在重点工程建造过程中,他始终以“健全一套适应重点工程建造管理的体系,打造一支专业队伍,树立一个可传承的精神”为目标和指引,精心策划组织重点工程建造,有效调动生产资源,为工程按期交付作出突出贡献。

点击图片显示正文

大国重器的钢铁缝纫师—— 朱先波

202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朱先波,中船集团首席技师,特级技师,现任大连造船电焊工。

他作为中船集团焊接技术领军人物,精通各类高难度焊接技术,现场技术攻关解难能力突出,先后主持或参与了20多项国家级重点工程实验项目与建造任务,攻克焊接技术难题70多项,改进焊接工艺40多项;获国家专利8项,创新成果100余项。培养了3名全国技术能手,10名高级技师,56名专项焊接高技能人才,其中他的徒弟有11人在全国各类大赛屡获佳绩。

点击图片显示正文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劳模精神永不变。新时代画卷已经展开,大连造船各级劳动模范,将一如既往,初心不改,汇真抓实干之力,行勤勉奋发之举,创开拓进取之业,使劳模精神成为燎原的火种,不断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本文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国际船舶海工网”。 http://www.ishipoffshore.com/archives/2834.html

文章底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86-21-543621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chinabobli@126.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