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造船 早于人类首次登月的美国万米深海下潜英雄看好中国船舶海工产业发展

早于人类首次登月的美国万米深海下潜英雄看好中国船舶海工产业发展

在于2013年9月举办的首届中国(上海)国际海洋技术与工程设备展览会上,国内外许多久负盛名的顶级大腕曾经来上海交流,其中就有名冠全球的、早于人类首次登月的美国万米深海下潜英雄Don…

在于2013年9月举办的首届中国(上海)国际海洋技术与工程设备展览会上,国内外许多久负盛名的顶级大腕曾经来上海交流,其中就有名冠全球的、早于人类首次登月的美国万米深海下潜英雄Don Walsh先生-我们人类的传奇人物。对大自然的探索和挑战一直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类的足迹最远飞到月球飞到外太空,在地球上的足迹最高登上了高达近9千米的珠穆朗玛峰,那么地球上最深的大海在哪里?最深的大海有多深?人类是怎么抵达的?国际船舶海工网同事在展览会的间隙专门采访了深海深潜英雄Don Walsh先生。

上海交大LNG中心研习发证:LNG加注及LNG设备和材料国产化研习通知
2023年版中国造船厂精锐汇集的船厂地图将于2月20日在靖江船舶会上发布

1960年1月23日,时为美国海军上尉的29岁的Don Walsh先生和瑞士发明家Jacques Piccard 先生一同驾驶深海潜水器“德里亚斯特(Trieste)”号到达了位于菲律宾东北位置的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的10916米的深度,这是一个比倒置的珠穆朗玛峰还高的深度,是人类已知的最深的大海深渊,探测深海奥秘的难度和挑战性可想而知。在那海底深渊,大海里是黑暗的,温度只有几摄氏度,水压相当于大约1000个大气压,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Don Walsh先生他们竟然惊奇地看到有一条鱼和一只小红虾在潜水器附近游动,好像在欢迎他们,人类首批勇敢的访客。

弹指一挥间,50多年过去了,Don Walsh先生在向国际船舶海工网李保坤先生讲述往昔辉煌那一时刻时,仍然历历在目,自豪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1%,人类探索、利用和开发海洋的脚步一直在前进。深海以其广阔的空间、丰富的资源和特殊的潜力更是备受世界各国关注的科技前沿领域之一。在展览会上,来自美国、英国、丹麦、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塞浦路斯、爱沙尼亚、法国、德国、伊朗、意大利、日本、荷兰、新西兰、挪威、俄罗斯、新加坡、韩国和东道主中国等21个国家的公司汇聚一堂,共同交流探索海洋技术与工程设备的最新发展和动态,深海的探索、利用和开发是一个重点话题,也是国际船舶海工网特别希望向业内大腕包括深海深潜英雄Don Walsh先生讨教的问题。

Don Walsh先生特别强调国际间的相互合作以高效推动人类对海洋和深海的探索、利用和开发。他在1960年1月23日的深海深潜,就是由法国制造的潜水器“德里亚斯特(Trieste)”号和瑞士劳力士手表公司的资助来完成的。

Don Walsh先生特别赞赏中国在船舶海工产业的规划和投入,非常看好中国船舶海工产业发展,认为这是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未来和潜力相适应的。这也是他不辞80多岁高龄,经常来中国分享交流的原因。Don Walsh先生还向李保坤先生披露一个信息,他将很荣幸地在本周末到上海海洋大学接受顾问聘请以进一步和中国的同仁一道交流分享深海的探索、利用和开发。

在国际船舶海工网联合举办的一次海洋装备会议上,上海彩虹鱼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总监刘志国博士演讲的中国深海探索前景和我国首艘民企投资建造科考船——“张謇”号彩虹鱼科学调查母船应用,激发了参会者们强烈兴趣和好奇。大家纷纷提问,其中的问题焦点是:中国深海探索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上海彩虹鱼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昭英也加入了刘志国博士的回答。他们说,面积广阔的深海区域蕴藏着包括石油、天然气、稀有金属、生物基因等巨大能源与矿产资源,且事关越洋信息传输与国家安全。随着陆地资源的枯竭,海洋资源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现实资源,海洋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将是21世纪的必然趋势。要勘探和开发深海资源,深海装备必不可少,这就是中国深海探索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为了提升中国深渊科技的全球影响力,原“蛟龙”号总体与集成项目负责人、第一副总设计师崔维成教授依托上海海洋大学领导的大力支持,在上海临港组建了崭新研发团队和彩虹鱼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民间资金+国家支持”模式,,全力推动我国深海深渊科学技术的发展。还邀请到了包括美国深潜英雄Don Walsh、著名导演James Cameron,俄罗斯深潜英雄Anatoly M. Sagalevitch等数十名的国内外知名专家作为技术顾问,共同挑战全球深海深渊极限探索。

主持研讨会的国际船舶海工网李保坤补充说,中国深海探索意义可以借美国阿波罗登月成果来进一步诠释。美国阿波罗登月项目耗资巨大,宇航员在月球的几小步,真真实实地改变了人类进步的大跨步飞跃,带动了许多技术革命和进步,其中之一就是互联网。我们中国人今天有7亿多人在用的微信,就是受益于基于互联网延伸而来的技术发展。如果没有耗资巨大的美国阿波罗登月项目和成果,今天世界和中国的发展难以想象,我们应该感激阿波罗登月项目这样的科技探索成果,也同样要呵护和关注中国深海探索这样中国人可对人类可以作出新贡献的探索实践。我们中国人喜欢用微信发红包和抢红包,能不能对中国深海探索科研发红包?中国的深海探索需要全社会的呵护、支持和关注,未来中国科研力量可以对人类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彩虹鱼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助力 “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整合国内外优秀资源,采用“国家支持+民间投入” “产、 学、 研互动”的创新模式,由原蛟龙号第一副总设计师崔维成教授作为技术核心的联合团队,正在临港研制以“万米级载人深潜器”为龙头的世界领先的“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

“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如图一)是由一条4800吨级的科考母船, 以及能到达万米海深作业的三台着陆器, 一台无人深潜器和一台载人深潜器组成,科学家凭借这套装备, 就能够到达海洋的任何深度, 进行科学考察和作业。

作为“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母船的“张謇”号(图二),由彩虹鱼海洋科技公司与浙江泰和集团共同投资建造,是一艘完全由民间资本投资建造的科考母船。2016年3月24日上水仪式后,目前正在准备2016.7~8月的首航之旅。此次首航,来自中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海洋科学家和工程师,将搭载“张謇”号奔赴巴布亚新几内亚,对位于该区域的8000米深的新不列颠海沟进行深海科学考察和海洋工程海底探测作业。“张謇”号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期间,彩虹鱼公司还将和APEC组织、当地政府、高校及民间机构举行一系列交流互动活动,积极推进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融入国家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

凭借着“张謇”号船,以及能在全海深范围内作业的着陆器、无人深潜器和载人深潜器等先进的深海科考装备,彩虹鱼公司将为全球的政府、研究机构、科学家及有需求的个人,提供覆盖全海域、全海深的探索、搜寻作业的深海科技服务。

崔维成在亚布力论坛被问:人类为什么要去探索深海?它的价值是什么?崔维成回答:如果陆地上资源用尽,紧接着是用海洋资源,之后才会用到宇宙资源,因此探索深海比探索太空更现实、更实用。但是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有一系列技术问题有待解决,比如理解海洋运动变化规律、人类开发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的正确评估等等,需要采集足够的海洋信息。

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国产化率超96.5%的“奋斗者”号,装载着3名科研人员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其深度达到10909米。这个数字不但刷新了中国载人深潜的记录,也让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实现万米深潜的国家。

图源:央视新闻

从外观上看,“奋斗者”号的肚子呈现绿色,这是由于绿光在海水中衰减较小,便于在深海中对其进行观测;而它的头顶则呈现醒目的橘黄色,这是便于在它在上浮到水面时,能够被“母船”快速发现。

“奋斗者”号总设计师、万米海试总指挥叶聪还记得“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坐底成功那一刻的兴奋和激动,但如今再提,更多的是胸有成竹的淡定:“以前,万米下潜对人类来讲是探险、是冒险,现在就是常态化的科考作业。‘奋斗者’号是探索海底深渊的有力工具,它定将推动我国海洋科学,甚至是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

“奋斗者”号的研发,始于2016年。那年,载人深潜器研发被列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的核心研制任务。这不是一家单位或某个学科就能完成的——万米之下,什么样的材料既不厚重又能扛住海水的巨大压力?如何能与母船实时联系,并尽可能快地传输资料……研发过程中,几乎处处有难点、步步是瓶颈。

严开祺是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当年,29岁的他是浮力材料研发的核心骨干,成为“奋斗者”号结构系统副主任设计师。他忘不了那些在实验室、在实验基地度过的一个个日夜:“我们经历过失败,又在一次次打击中重新出发。”

困难吓不倒中国科技工作者。像他一样,来自20家科研院所、13家高校、60余家企业的近千名科技工作者会聚在一起,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牵头下,终于突破核心技术瓶颈,使“奋斗者”实现了96.5%的国产化率!

“其实,‘奋斗者’号的故事可以从更早讲起。”严开祺介绍,他在读研究生期间,就加入“深海勇士”号浮力系统的关键材料的研发攻关中,“我们团队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相关材料的研发”。严开祺说:“在宋广智老师、张敬杰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率先打破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我的导师张敬杰总这样激励我: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求不来,我们必须靠自己。如今,越来越多的单位开始选用国产浮力材料,在不远的将来,我国可以形成完整的深潜装备产业链。”

“奋斗者”号的故事不是一个短小的、独立的短篇,而是中国从无到有、建设海洋强国历史长卷的一个掠影——“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中国的深海装备日新月异!

本文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国际船舶海工网”。 http://www.ishipoffshore.com/archives/3830.html

文章底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86-21-543621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chinabobli@126.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