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乔尔·莫基尔、菲利普·阿吉翁和彼得·豪伊特,表彰他们解释了“技术进步和创新驱动了经济增长”。据悉,诺贝尔经济学奖今年奖金总额为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825万元人民币。其中,一半奖金授予莫基尔,另一半奖金则由阿吉翁和豪伊特共同获得。分别针对低空热点和造船新技术发展举办,“2025年低空产业投资和航空金融创新服务中国(珠海)国际论坛”将于11月28-29日在珠海举办,第20届2025年绿色智能船舶海工技术上海大会暨“第三届2025年碳捕集、储运和利用产业创新上海会议和首届2025年船用风筒风帆技术上海论坛及第9届2025年LNG航运和LNG船产业上海论坛将于12月1-3日在上海举办。
2025低空产业投资和航空金融中国珠海论坛将于11月28-29日举办
碳捕集装船中国设计和配套全球首例散货船DOLPHIN交付,12月1日上海碳捕集论坛交流
第四届2025年造船焊接切割和智造工艺上海会议将于12月4日举办
第9届2025年LNG航运和LNG船产业上海论坛将于12月3日举办
乔尔·莫基尔,1946年出生于荷兰莱顿。1974年在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美国西北大学教授。
菲利普·阿吉翁,1956年出生于法国巴黎。1987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和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
彼得·豪伊特,1946年出生于加拿大。1973年在美国西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布朗大学教授。
诺贝尔经济委员会表示,3人获奖源于“他们展示了新技术如何推动持续增长”。颁奖词如下:
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世界历史上首次实现了持续的经济增长。这使大量人口摆脱了贫困,并为我们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尔·莫基尔、菲利普·阿吉翁和彼得·豪伊特解释了创新如何为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
技术日新月异,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新产品和生产方式层出不穷,循环往复。这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从而提高了全球人民的生活水平、健康和生活质量。
然而,情况并非总是如此。恰恰相反——停滞是人类历史上的常态。尽管时不时有重要的发现,有时这些发现会改善生活条件和提高收入,但增长最终总是趋于平稳。
乔尔·莫基尔运用历史资料,揭示了持续增长成为新常态的原因。他证明了如果创新要在自我生成的过程中相互成功,我们不仅需要知道某样东西有效,还需要有科学解释为什么有效。后者在工业革命之前常常缺乏,这使得难以在新的发现和发明基础上进行建设。他还强调了社会对新思想开放和允许变革的重要性。
菲利普·阿吉翁和彼得·豪威特也研究了持续增长背后的机制。在1992年的一篇文章中,他们构建了一个数学模型来解释所谓的“创造性破坏”:当一种新的、更好的产品进入市场时,销售旧产品的公司就会遭遇失败。创新代表着新事物,因此具有创造性。然而,它也具有破坏性,因为技术过时的公司会在竞争中被淘汰。
获奖者以不同的方式展现了创造性破坏如何引发冲突,而这些冲突必须以建设性的方式加以处理。否则,创新将受到现有企业和利益集团的阻碍,从而面临被置于不利地位的风险。
“获奖者的工作表明,经济增长并非理所当然。我们必须维护创造性破坏背后的机制,这样我们才不会再次陷入停滞。”经济学奖委员会主席约翰·哈斯勒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