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川崎重工神户造船厂17日举行以大容量锂电池为动力、最新一艘“大鲸”级常规动力潜艇“雷鲸”号的下水仪式。这艘大型潜艇不但吨位超过了法国“红宝石”级核潜艇,而且它还对动力系统和作战管理系统进行了升级,堪称日本海上自卫队最强的水下杀手。在成功举办了首届2023年电动船产业创新发展上海国际论坛的基础上,应国内外产业界的广泛要求,第二届2023年电动船产业创新发展上海国际峰会暨2023年船舶海工电气技术创新发展上海国际论坛将于12月7日在上海举办,同时第5届2023年客轮、游船和游艇上海国际峰会也将于12月8日举办。2个会议的代表可以同时互相参加。
第二届2023年电动船产业创新发展上海国际峰会将于12月7日举办
日程v3-2023年第四届LNG接收站和油气贸易上海论坛
免费赠送的龙版2024年中国造船厂地图将于12月发布,汇聚2千多家中国船厂代表
日本媒体介绍称,这艘新型潜艇的舰名“雷鲸”号是以力量象征的“雷电”和强大的“鲸鱼”组合而成,是自卫队舰艇首次使用该舰名。共同社称,“雷鲸”号是日本当前最先进的“大鲸”级潜艇的4号舰,它的排水量超过3000吨,全长84米、宽9.1米,艇员约70人,建造费约702亿日元。报道称,该潜艇也是全球现役最大的常规潜艇之一,甚至比法国海军的“红宝石”级核潜艇更大。
据介绍,“大鲸”级潜艇采用柴油发动机与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相结合的动力系统,从而获得优秀的水下航行能力。为提高水下续航能力,日本现役的“亲潮”级和“苍龙”级潜艇使用从瑞典引进的斯特林发动机提供动力。后者不需要外部空气,让常规潜艇也能像核动力潜艇那样长期潜伏水下活动,但日本潜艇使用的斯特林发动机功率有限,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它们并不适合于大型潜艇。因此从“苍龙”级潜艇的最后两艘开始,海上自卫队开始尝试使用大容量锂离子电池提供水下动力。根据公开信息,日本潜艇使用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比传统铅酸电池高3倍以上,水下续航时间进一步延长。在降噪方面,“大鲸”级采用泵喷式推进器取代螺旋桨,在降低噪音的同时,提高了潜艇航速。这一技术也经常为核潜艇所用,外界据此认为,“大鲸级潜艇距核潜艇仅剩一座反应堆”。
日本媒体介绍称,相比于之前的型号,“雷鲸”号配备了最新的动力系统,能以约20节的最大航速连续航行,同时升级了作战管理系统、声呐装置和鱼雷反制系统,装备有日本国产18式重型鱼雷和美制“鱼叉”Block2潜射反舰导弹,探测能力和水下安静性也进一步提高。该艇还配备了新型通气管系统,以适应增强的发电功率需求,具备了在苛刻的进排气压力条件下正常运行的能力,保障了潜艇在复杂海况下的正常操作。另外,“雷鲸”号从建造时就考虑了女性艇员的工作环境,并配备了相应的独立舱室和设备。
按照计划,“雷鲸”号将于2025年3月正式交付海上自卫队。日本防卫大纲以“应对可能到来的威胁”为由,将现役潜艇总数由原先的16艘增至22艘。因此日本共计将建造8艘“大鲸”级潜艇,在2031年“一对一”完全替换现役8艘“亲潮”级,以确保22艘现役潜艇总数不变。
2018年10月4日,日本海上自卫队新一艘潜艇在三菱重工神户造船厂实现了下水。这艘全新的惯例潜艇,是日本第11艘苍龙级潜艇,其舷号为S-511,艇名被定名黄龙号。和之前的同级艇相比,黄龙号加装了锂电池,功能得到很大的提拔。
凰龙号潜艇全长84米,排水量为2950吨,最大航速可以到达20节。该艇的最大改良之一,便是用锂电池交换掉了前10艘艇运用的铅酸蓄电池。通过运用全新的锂电池,储能密度更高,储电才能可提拔至原来的2倍。这意味着,它在水下延续作业的时间会大大添加。
惯例潜艇电池依托柴油机发电并进行充电,进入作战形态后,由柴油机推进形态切换至运用电力,惯例潜艇可以确保在相对静音的条件下实施机动和发起攻击。在对潜探测技术已获得极大提拔的当天,惯例潜艇拥有高功能的电池就十分必要。
而且在实施水下作战形态时,潜艇会进行大量的高速机动,对电力的耗费是十分宏大的。燃料电池的电力用完,潜艇不得不上浮充电,水面飞行形态的潜艇极易成为反潜巡逻舰和水面作战舰艇的靶子。肯定电池的储电才能,就成为确保潜艇水下作战的紧张才能支持之一。
通过运用锂电池,凰龙号潜艇的才能会获得很大提拔,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着风险要素。如今的手机通俗都是运用锂电池,但是在近年来却屡次发作过电池过热爆炸的状况。潜艇运用锂电池,也会面对相似的状况。日本为了给潜艇装上锂电池,进行了长期的攻关。
也便是说,黄龙号潜艇首次采用锂电池,带有很大的实验和验证目标,将来需求经过很长时期的磨合,才可以真正地表现这种新电池的潜能。按照估计,该艇会在2020年交付日本海上自卫队。从下水到交付的进度来看,属于是相对较慢的。
编辑来源 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