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是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后文简称“中集来福士”)的一名管道清洗专业的工程师,看似小众的专业却具有极高的重要性和专业性。善于学习钻研的他,不仅实现了管道清洗专业从依赖国外到自主施工,同时经历“蓝鲸1号”等多个重大项目的历练,他也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海工“船舶医生”。
美企Spraying System喷雾系统等赞助支持6月13日甲醇产业上海国际峰会
厚普清洁能源集团船用设备有限公司确认出席支持6月13日甲醇产业上海峰会
主动攻关,从依赖国外到实现自主施工
管路清洗对船舶具有极高的重要性,它就像人体的血管一样,哪怕是一个细微的堵塞,都具有极高危险性。2011年以前,国内船舶建造中系统管路清洁技术整体仍处在较低水平,当时中集来福士在建项目整体的管路清洁作业都需要外包给国外主流专业清洗公司施工,但在国内管路清洗仍然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欧美发达船厂对管路清洗非常重视,称它为“ship s doctor”(船舶医生)。而且管路清洗的费用也非常高,以最早COSL1#半潜式钻井平台为例,它的项目管路清洁外包总费用达到上千万。
2009年杨明加入中集来福士,他被公司安排参与COSL1#项目,有了与新加坡ODIM公司近距离接触学习的机会,刚开始,管路清洗对公司和他而言,都是一项比较陌生的工作。通过接触学习,他体验到一些在书本上看不到、学不到的技术,也让他对管路清洗行业的现况以及前景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及订单项目的多元化,2010年10月公司决定组建串洗模块,经过COSL1#项目的学习历练杨明成为串洗班的班长,并在COSL2#、3#项目上与国际清洗龙头IKM公司合作。与IKM配合过程中,杨明感触最深的是BOP水基油液压控制系统的串洗,单系统IKM报价百余万元,由于技术的垄断,公司只能接受该报价。在这样的背景下,杨明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设计出属于自己的一套施工方案。
从BOP控制系统产前准备&工艺基础设计,到与船东技术沟通再到现场施工,他全程与IKM协作。过程中,面对挪威工程师的抵触他没有心冷,沟通中语言不通他就手脚并用,工艺中看不懂的专业英语单词他记录下来晚上回家查字典。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17个白天黑夜,他终于设计出了属于中集来福士的第一版“水基液压油系统串洗方案”。COSL2#、3#项目杨明主动探索学习并钻研各项工艺,他制定了“管路清洗作业标准作业规范”,为后续项目自主施工迈开了第一步。
通过前三个项目的学习和成长,从COSL4#项目开始,中集来福士开始不再依赖国外公司,并在公司整体降本增效的要求以及船东日益苛刻的检验标准要求下,杨明带领班组开始尝试管路串洗自主管理施工。
COSL4#项目的管路清洗工作量,对比COSL1#、2#、3#项目的清洗工作量增加了近一倍,且管路串油比前期项目要求更高。前三个项目滑油系统要求清洁等级NAS 1638(8级),COSL4#滑油清洁度要求NAS 1638(6级);前期项目液压油清洁度要求NAS 1638(7级),COSL4#液压油清洁度要求NAS 1638(6级);高精度水串洗高压空气系统(GI)、饮用水系统等。
尽管面临更高的挑战,但杨明和团队最终成功完成了COSL4#项目的自主施工,真正实现不再依赖国外清洗公司。而且根据检测数据,COSL4#的清洁度达到ISO 4406 15/11,油脂含量0.001mg/L,超出了国外专业清洗公司的清洗标准;同时对比前三个项目在工作量增加了约86%,施工全周期缩短76天,效率提升了41%。成本较COSL1#项目费用大幅降低,为项目直接节省建造成本。
从依赖国外到实现自主施工,杨明和串洗团队付出了4年的努力,让中集来福士所有建造项目(GM4-D半潜式钻井平台、5万吨半潜运输船、JECK-UP自升式钻井平台、滚装船、FPSO等)均实现了串洗自主完成,各项清洁检测指标均达到船东的质量标准。
勇于挑战,解决蓝鲸项目技术难题
2015年,杨明和团队又迎来了更大的挑战。这一年他们接到了“蓝鲸1号”项目的任务。
作为目前全球最大最先进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1号”项目串洗的管路相比COSL系列项目管径大好几倍,难度系数成倍增加。同时,由于公司的资源及技术要求无法满足船东对工艺的严苛要求,项目组不得不对外寻求IKN、ODIM等国际专业清洗公司的支持。然而,外部公司针对项目工作量及工艺要求提出的报价,大大超出项目预算。
关键时刻,杨明挺身而出承担了此次挑战。他带领串洗团队,积极与船东进行多轮技术沟通交流,并针对船东关注的管线串洗阻力和沿途阻力损失、流速、流量、雷诺数等进行专项方案策划,并设计FCR(串洗完工)管理,将复杂的管路串洗工作按照基本规律,分成准备、连接、串洗、收尾四个节点,将混淆的概念区分开来进行单独对待,量化工作量,FCR文件中将管路串洗所有工作进行了说明,可以作为步骤性指导文件,作为管路串洗内部的管理工具。
经过多次与船东技术模拟,最终通过优质的施工方案和作业管理博取了船东的信任和赞赏;同时在施工方面和设备使用方面均出色完成“蓝鲸1号”项目串洗自主施工及改善,最终串洗总费用大幅降低,对比IKN、ODIM等国际专业清洗公司的报价节省近千万。
“蓝鲸1号”管路串洗作业的优秀经验也成功复制到了“蓝鲸2号”项目上,同时实现了进一步的优化。“蓝鲸1号”主要以租赁外部设备作业为主,“蓝鲸2号”项目上,杨明则带领团队通过自主开发设计课题改善,自行研发制作了两台多功能串油机,并通过工艺优化实现了自主串洗设备能力的提升,同时两台多功能串油单元申请了发明专利。
用心做事,工作才能出彩
过去,管路磅压(对新建造的管线进行水压或油压试验)和串洗是分开单独施工,两道工序需要各自制作工装件,工装件循环、重复利用性低,工装材料多为双相不锈钢和316L不锈钢,采购费用巨大,重复的工装制作,也影响到管路的整体施工效率和人工成本。
自2019年开始,中集来福士启动浮式储油船项目磅压、串洗工装一体化施工改善,杨明和团队又承接该任务。他们通过梳理磅压作业流程、串洗作业流程,发现相似工序环节多,重复作业明显。
如何取消相似工序环节,整合施工步骤,改善作业流程成为杨明聚焦攻克的新问题。最后,他决定采用系统分级管理将管路系统按照时间进度划分为S、A、B、C、D五个等级,将同等级系统进行统一规划,制定磅压&串洗并行施工工艺,设计磅压、串洗工装制作形式和兼容性。通过磅压&串洗工装一体化改善H415项目(FPSO)工装通用率达到76.5%。
每一个项目都充满挑战,2022年FPSO改造项目业主要求所有管线磅压工装盲板必须与管线系统所使用的材质相同,项目管材多为双相不锈钢材质,且标准为美标class150至class2500 DN250-DN750规格,需求总数量约672件,采购费用约需百余万元。如何按照工艺要求完成高品质,又能将成本压到最低,杨明又开始积极进行探索。
产前准备阶段,他按照系统压力等级对材质进行区分,并对双相不锈钢管材进行分析(双相不锈钢在含C较低的情况下,Cr含量在18%-28%,Ni含量在3%-10%,该类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特点),通过分析验证,可以使用碳钢盲板替代双相不锈钢进行磅压。
方案确定后与业主也进行了充分的技术沟通,达成初步共识后开始制作模型,同时,试验过程邀请业主现场验证,从而获得业主的高度认可,该课题改善实现品质和成本双优,为项目节省了材料费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现奋斗目标没有捷径,唯有不断学习、挑战和拼搏。串洗工程师杨明的工匠故事也折射着他的人生态度,对于未来,杨明依然坚信“只有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得出色,才能为企业做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