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风电 风行电照:中国风电军团仅用二十年,掀翻丹麦百年基业

风行电照:中国风电军团仅用二十年,掀翻丹麦百年基业

从1891年丹麦物理学家保罗拉库尔发明出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风力发电机开始,丹麦就一直是风力发电的老牌强国,无论是在风机的制造还是商业化上,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丹麦的风电巨头Ve…

从1891年丹麦物理学家保罗拉库尔发明出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风力发电机开始,丹麦就一直是风力发电的老牌强国,无论是在风机的制造还是商业化上,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丹麦的风电巨头Vestas一直稳执世界牛耳。谁也没想到的是,来自东方的中国风电军团,竟然只用了短短十年的时间,就挑翻了丹麦在风电领域的百年基业,2021年12月31日,随着华能大连庄风电项目的并网,中国的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26.38GW,超越英国跃居世界第一。

2023年海上风电创新峰会暨风能技术第五届上海大会将于5月30日-31日召开

免费赠送的2023年中国海上风电产业分布图将于5月28日在上海首创性发布

至此,无论是在海洋还是陆地,无论是新增装机还是累计装机,中国都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风电第一大国,在由彭博社发布的2021年全球十大风电整机厂商中,中国独占6席。

如果将这则消息发回给二十多年前的风电人,肯定没有一个人敢相信,那时的中国风电,别说和外资抢市场了,技术窘迫到就连一架纯国产的风机都拿不出来。

1989年,我国斥资670万元从丹麦进口了13台150千瓦的风力发电机组,在新疆达坂城建成了彼时亚洲最大的风电厂:新疆风能。

尽管有进口风机作为支撑,中国的风电之路走的却并不顺畅,撞上的第一道坎,就是风机的维护。

那时,国内在风电方面的技术储备几近于零,设备出现故障只能求助外资厂商,但国外厂商提供的免费运维服务只有一次,超出的需求,丹麦方面的报价是3700克朗一次,按当时的汇率来算,差不多是整个风电场百来号人一个月的工资。

这种在技术上被人死死卡住脖子的滋味,让时任新疆风能厂长的武钢很不好受,他下定决心要搞出中国自己的风机,摆脱对外资厂商的技术依赖。

1990年后,新疆风能将原有的引进策略由进口整机转向为散件,开始尝试自己独立组装。

同时在厂商的选择上,也由原来的单一厂商改为NTK 、Vestas等多家企业,经过不断地消化吸收,新疆风能逐渐掌握了风机的塔架、叶片、齿轮箱乃至于风机系统。

1998年,武钢被调往新风科工贸出任总经理,他赴任时只接到了一个命令:搞出中国自己的国产风机!

一年之后,新风科工贸对外发布公告:已完成首台国产风机S600的研制工作,中国风电在蹒跚入局十年之后,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02

2006年,在汉诺威国际工业博览会的现场,来自中国的众多参访观众,被无一例外的拦在了风电场馆之外,理由是:提防中国人窃取风电知识产权。

这是国际风电厂商在对待中国风电军团时的第一次态度转变。

1999年,当新风科工贸宣布研制出国产风机S600时,以Vestas为代表的外资风电巨头对此十分不屑一顾,那时整个中国风电市场完全被外资垄断,国产厂商们虽然掌握了风电机组关键部位的制备技术,但距离规模化生产仍有一定距离。

直到2001年,新风科工贸生产的第一台S600,在河北红松洼风电场并网发电,中国风电才彻底的实现了零的突破。

而外资厂商对中国风电的态度转变,还要从2005年的一份文件说起。

2005年,人类首个限制各国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法案《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在这种背景之下,我国也对外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

席卷全球的能源浪潮,让一众风电巨头格外激动,彼时手握中国风电38%市场份额的Vestas对外放言:我们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即将迎来大幅上涨!

为什么外资巨头们如此自信?

这份发表于2004年的报道或许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根据文章的内容,记者当时走访了内蒙的数家风电场,在将近六十多台风电机组中,国产机组有且仅有三台,余下皆为美国和丹麦的进口设备。

然而,外资厂商们独占中国市场的野心最终被一份文件击碎,2005年8月,国家发改委对外发布通知称: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不满足要求的风电场不允许建设。

2007年国家发改委再发通知称: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到2020年,达到3000万千瓦。

两份几乎可以说是定向扶持的文件,终于让国产风机厂商们,有了支棱起来的机会。

当年,中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仅仅一年的风电装机规模就超越了此前二十年里的累计装机量,同时国产设备的市占率也增长至56%,首度超越外国企业。

此后的几年时间里,中国风电规模连连攀升,2010年,装机规模达到了4182万千瓦,正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风电第一大国!

同一时间,当年被拦在汉诺威博览会风电场馆外的一位小伙子,以3.5亿美元的天价募资额在纽交所敲钟,他名下的明阳风电被国内媒体称为:中国经济的年度骄傲。

03

与狂飙突进的中国风电军团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外资厂商们的落寞身影。

在回顾风电产业的这段历史时,也不乏有诸如定向扶持胜之不武的论调,仿佛中国风电能有今天的成绩,全靠一纸政策要求,这种在我看来实在是有点片面。

国产工业萌芽的初期,给予一定的市场份额保护避免被外资吞并垄断,这是在正常不过的工业策略。而且,中国在风电市场上给予的国产倾斜,在2009年时就已结束。

2009年1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称,全面取消风电设备国产化率70%的要求,以后所有的风电项目,均按照有关规定:公开、公平、公正的进行招标采购。

但这仍然没能扭转丹麦、美国等外资巨头在中国风电市场的颓势,其中一个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技术能力已经跟不上中国风电市场的发展要求。

2010年以前,中国风电的发展方向主要是以陆上为主,但陆上风电对条件要求极为苛刻,首先是必须风能资源充沛,稳定,其次要远离市区避免噪音扰民,经过多年的发展,适合布设风电场的陆地,已经被开发得差不多了。

2010年以后,中国风电开始转向近海发电,将发电机通过支架固定在海底,这就是今天中国最为主流的风电:固定式近海风电。

相较于陆上,海上风电体量较大,不受地形、城市规划的影响,有更多资源量,其每年运行小时可达4000小时,要比陆上发电量多出20%-40%。

唯一的劣势,就是风机在海上的搭建和架设成本,要比陆上要高,这种特性也使得海上发电更钟爱功率高的机组,而当国产厂商们顺应市场趋势不断推出更高功率的兆瓦级风机时,丹麦的Vestas仍然拿着早已被市场淘汰的千瓦级风机应战。

除了功率上要更高,国产还给出了更低的报价,以1.5兆瓦风机为例,2008年时整机报价为975万,但到了2010年,价格已经被国产厂商们卷到了690万,降幅高达30%。

至此,外资厂商们失去了中国风电市场增长最为强劲的10年。而中国的厂商们也抓住了这唯一的机会,完成了产业的崛起与逆袭。

2020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量达28172万千瓦,相较于10年前增长了673%,在这样的数据面前,与其说05-10年的设备国产化要求是定向扶持,不如说这不过是给了市场双方一个平等的起点罢了。

编辑来源:咨云君

本文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国际船舶海工网”。 http://www.ishipoffshore.com/archives/6481.html

文章底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86-21-543621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chinabobli@126.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