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产业界关注的、将于2023年4月25-26日在上海召开的 2023年第三届氨氢新能源产业上海国际峰会暨2023年液化气产品航运和存储物流上海国际峰会 , 受到了国际国内新能源业主、装备企业、船东、配套企业、工程总包、投资、设计研发、船厂、高校、产业规划管理等单位关注和支持,纷纷报名参加。上海交通大学动力装置及自动化研究所所长李铁教授一行,也将与到会议的中海油、中石油、国家能源、美国Spraying System喷雾系统、日本IHI、中船集团、中远海运集团、惠生工程等单位代表汇聚上海交流,李铁教授还将演讲交流氨氢零碳燃料船舶动力技术研究进展。 会议咨询:meetchinamkt@163.com 或者 china@ishipoffshore.com。
氨柴双燃料性能试验机样机点火现场
在2022年10月12日下午,由中远海运重工主办,大连中远海运重工、上海交通大学等承办的“氨柴双燃料性能试验机点火仪式暨氨动力船舶和供氨系统设计AIP发布会”在上海和大连两地成功召开。
氨柴双燃料性能试验机点火仪式暨氨动力船舶和供氨系统设计AIP发布会
在2022年10月26日,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主办的“2022年大型综合学术年会暨2020-2021年度优秀论文颁奖仪式”,上海交通大学船舶系动力装置及自动化研究所所长李铁教授发表了题为《低碳/零碳绿色船舶动力研究进展》的报告。
李铁教授认为在“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寻找传统化石能源切实可行的替代途径成为当务之急。同空运与陆运比,水运领域由于船舶所需动力功率广、工况杂、种类多,不同应用场景下未来低碳绿色替代燃料与能源必将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李铁主要针对当前远洋船舶最为关注的“零碳”替代燃料甲醇、氨和氢,从各替代燃料特点、发动机研发动态以及船舶应用现状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从各燃料的降低碳排放效果、经济性、安全性、环保型、技术成熟度等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李铁认为,短期来看甲醇燃料发动机技术成熟度最高,将会率先获得推广应用;长期来看,零碳绿氨燃料的综合利用成本最低,在海运领域最具潜力成为绿色替代燃料的主力军,然而日前国内外尚无燃用氨燃料的发动机产品,氨燃料发动机及配套设备的研发为当务之急。他强调,我国燃料供应产业链形成、燃料加注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法规规范保障等方面也亟需同步加强。
在成功举办了两届氨氢新能源产业上海国际峰会的基础上,2023年第三届氨氢新能源产业上海国际峰会暨2023年化学品航运、液化气产品航运和存储物流上海国际峰会将于2023年4月25-26日 由Seahow、国际船舶海工网等联合相关单位在上海继续举办。 咨询:meetchinamkt@163.com 或者 china@ishipoffshore.com。
第三届氨氢新能源产业上海国际峰会将于2023年4月25-26日举办
2022年第二届氨产业氨燃料上海会议圆满召开相片
第二届论坛得到了长春建设投资发展集团、吉利控股集团协同创新中心、先进能源科技广东省佛山佛山仙湖实验室、美国空气化工、湛江米克化能、滨化集团、宁夏电投太阳山能源、协鑫新能源控股、中石化、中远海运、中船动力、美丰化工、日本石川岛重工、森松重工、北美Pacific Green、安赐资本、山东威玛新材料科技、挪威驻华大使馆、日本政投银投资咨询(北京)公司、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福建永荣控股集团、青岛海德威科技、日本德国迅斐利电工、日彬食品科技、日本MOL、青岛双瑞、丹麦马士基船舶租赁、日本NYK、江苏东一阀门、法国达飞航运、厦门大学能源学院团队、武汉理工大学氨氢能源团队、上海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中国空分工程、法国液化空气、上海海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船708所、上海船舶设计院、中国能源协会、中土科技集团、隆基集团、甘肃金泥集团、上海华峰新材料研发科技公司、外高桥造船、广船国际、江南造船、大连造船、捷能昂科技、 上海鹰霸金属集团、意大利船级社、法国船级社、英国船级社、挪威船级社、德国贺利氏、瑞士李斯特、上海风雷阀门、江苏宏炬管业等中外单位支持和相关代表踊跃参加。
可以期待,2023年第三届氨氢新能源产业上海国际峰会暨2023年液化气产品航运和存储物流上海国际峰会将是一场更高质量、更大规模的国际交流盛会。
评论列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