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展 武汉理工大学教授袁成清将在上海演讲:发展电动船舶技术,助推航运绿色转型

武汉理工大学教授袁成清将在上海演讲:发展电动船舶技术,助推航运绿色转型

中国建造的目前世界上最大装载电池容量配备7500千瓦时的电动游轮 聚焦中外绿色航运和新能源船舶的发展趋势,武汉理工大学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建造的目前世界上最大装载电池容量配备7500千瓦时的电动游轮

聚焦中外绿色航运和新能源船舶的发展趋势,武汉理工大学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新能源船舶技术创新产业联盟等单位积极支持参加将于3月30-31日举办的2023年电动船产业创新发展上海国际论坛,与中外船东、船厂、设计、厂商、投资、高校、行业主管、开发区等单位一起汇聚上海交流。武汉理工大学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智能新能源船舶技术创新产业联盟理事长袁成清将以“发展电动船舶技术,助推航运绿色转型”为题目进行演讲分享。

2023年2月28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广船国际为英国P&O Ferries公司打造的全球首艘大容量电池混动双头豪华客滚船举行启航。

这艘船是目前建成的全球首艘大容量电池混合动力推进的双头船舶,船上共设置了4个电池间,共配备了1160块大容量电池,电池装船容量达到8.8MWh(兆瓦时),相当于150辆乘用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之和。

电池的充电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码头岸上的电源进行充电,即当船舶停靠在码头进行客货装载时完成充电;另一种是利用船上的发电机进行充电,且船舶在航行时能够边航行边将多余的电能回收到船上的大容量蓄电池中。能量储存系统还可以在船舶航行时对供电系统的能效进行削峰填谷,确保供电系统始终保持在高效的工作区间,从而实现能源效率的最大化。

2022年3月29日上午,中国建造的目前世界上装载电池容量最大、配备7500千瓦时电池的电动游轮“长江三峡1”纯电动游轮从三峡库区秭归新港出发,经三峡升船机抵达坝下三斗坪港,顺利完成首航。

顺应国内外电动船产业创新发展和船舶电气化动向、绿色船舶技术电动、锂电池、燃料电池、岸电技术、自动化智能化融合等趋势,抢抓绿色航运电动化机遇。在成功举办了系列专业会议的基础上,Seahow 和国际船舶海工网将联合相关单位在上海举办 “2023年电动船产业创新发展上海国际论坛暨2023年船舶海工电气化技术产业发展峰会”论坛峰会计划将于2023年3月30-31日在上海举办 。 会议报名 meetchinamkt@163.com 或 china@ishipoffshore.com

Danfoss和Sika等报名电动船上海论坛,一场绿色船舶交流盛宴3月30-31日开幕

以电动船机会为主题,免费赠送的2023年造船厂地图第二版将于3月28日在上海发布

作为工信部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和交通运输部交通强国试点项目,“长江三峡1”拥有载电量全球最大、充电技术世界首创等多项“之最”,不仅标志着宜昌与中国三峡集团央地合作再结硕果,更意味着“电化长江”有了“最优解”,长江乃至中国内河绿色低碳发展迎来崭新里程碑。

该项目由中国三峡集团旗下长江电力与宜昌城发集团旗下湖北三峡旅游集团共同投资,长江电力、湖北三峡旅游集团、等国内顶尖大学、研究所和船舶领域设计研发制造单位共同参研,湖北船厂负责建造。

游轮的动力“心脏”,分4个电池舱搭载720块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包,总载电量7500千瓦时,相当于100辆以上特斯拉Model 3电量。每个电池包内部均集成有高精度BMS电池管理单元,实时在线监测电池状态。

据了解,“长江三峡1”在电池组连接方式、高压互锁与紧急关断、耐高温和防腐蚀处理等方面实现技术突破,电池系统机械安全、电气安全、环境安全和热安全得到了有力保障。

“长江三峡1”是全球第一个采用“高压充电+低压补电”电池充电模式的游轮,搭配10kv港口充电设施,解决了大型纯电动船舶大功率充电难题。

船载的高压变压器,仅需一条电缆即可将陆上高压电网的10KV高压电变压为船用380V低压,以供直流配电系统使用。“绿色引擎”充满电需用时7至8小时,可供船舶正常续航10小时、100公里。

游轮的驱动机构采用3台350kv全回转舵桨,一般内河船舶都是采用双桨双舵控制系统,最大转舵角度35度,而“长江三峡1”纯电动游轮采用全回转舵控制系统,没有舵叶,三台推进螺旋桨均可以360度旋转,实现原地回转掉头、倒车等功能。

在智能化方面,“长江三峡1”首次设计研制大型船用直流变频中央空调系统,可节能30%以上;首次采用阿里云对全船电池管理系统、功率管理系统、检测报警系统以及船舶监控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实现数据船岸一体监测、共享和分析,保障全船的安全,真正做到一个主体,多个管控。

“长江三峡1”投入使用后,主要运行两坝一峡、长江夜游、三峡升船机等旅游航线。相比传统动力船舶,没有燃油发动机,采用清洁水电能源,每年可替代燃油530吨,减少各类有害气体排放1660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零排放、零污染。

同时,“长江三峡1”还拥有“聪明的大脑”,面部识别、AI智能分析、智能照明、疫情智慧舱室、一键式场景化布局等,能给游客朋友提供科技、时尚的智能船舶体验。

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2022年4月1日报道,如果有人正在寻找建造大型船舶的理想地点,那么可能会选择一个沿海城市。不过,如果出于运营和财务原因,选择对象可能位于一个可以进入深水河或运河等水道的位置,例如埃及的苏伊士运河。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自主研制的纯电动游轮“长江三峡1”号是在距中国海岸线1000多公里的湖北省宜昌市建造的。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全长约6300公里,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包括武汉在内的多个省市,最终汇入东海。报道称,“长江三峡1”号游轮全长100米,总宽16.3米,型深4米,乘客定额1300人。其新颖之处并不在于大小,而是推进方式。

本文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国际船舶海工网”。 http://www.ishipoffshore.com/archives/5529.html

文章底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86-21-5436218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chinabobli@126.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