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海上风电产业向离岸更远、水深更深、海况更复杂、规模更大、风电机组大型化的发展趋势,海上风电安装船也向满足更远、更深、更大作业要求的方向发展。中船集团708所新设计开发推出的、世界领先的第四代集运输与安装于一体的高效海上风电安装船,适应了市场需求。在将于2021年7月6日-8日三天在上海市举办“2021年海上风电产业创新发展上海国际峰会”暨“2021年风能技术上海国际大会”的国际船舶海工网高兴地宣布,中船集团708所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程维杰将演讲交流集运输与安装于一体的高效的第四代海上风电安装船。
振华重工创始人管彤贤将带队演讲海上风电创新技术装备应用
2021年风能技术上海展会暨海上风电创新峰会将于7月6日-8日在上海举办
重大件杂货和工程物流2021年上海国际峰会将于9月16-17日举办的国际船舶海工网了解到。
建设海上风电场,装备必须先行。2009年,我国海上风电起步,七〇八所承担了350吨坐底式海上风电安装船“海洋36”和250吨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船“海洋38”的开发设计,两型安装船用于江苏如东潮间带和浅水区域风电场示范工程的建设。其造价相对便宜,约1亿元左右。2015年,七〇八所承接了800吨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船“精铟01”和1000吨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船“福船三峡”“大桥福船”的开发设计。第二代海上风电安装船大部分采用锚泊定位、非自航式,适用于水深40米左右的海域。起重机采用绕桩回转式,升降装置采用液压环梁插销型式。总造价在3亿元左右。
2017年,海上风电场建设加快,海上风电安装船需求猛增,安装船也进入第三代,不再需要抛锚,而是依靠船的推进器进行定位,安装效率大大提高,起重机的吊重达到1200吨,适用于水深50米的海域,造价达到6亿元左右。
至2020年年底,七〇八所共承接了19艘海上风电安装船的开发设计。其中,已交付12艘,包括“海龙兴业”“振江”“海电运维801”“华祥龙”等。2021年将交付3艘,为“海洋68”“海洋79”“群力”。目前,七〇八所正在开发第四代安装船,有4个设计订单,均按60米以上水深、12MW风电机组安装要求设计,起重能力为1000~3000吨。前三代安装平台桩腿都采用圆柱形,第四代桩腿采用桁架式结构。这种桩腿重量轻、风浪流外载荷小。升降装置采用齿轮、齿条型式,升降速度快、安装效率高。
2022年4月26日,中船舶集团旗下中船黄埔文冲船舶与中国三峡集团旗下长江三峡设备物资有限公司签署了708所新设计开发推出的、世界领先的第四代集运输与安装于一体的、1座2000吨自升自航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船建造合同。
2000吨自升自航式风电安装平台介绍
1.设计先进
平台总长约126米、型宽约50米、型深约10米,是一座桁架式四桩腿齿轮齿条式自升自航式风电安装平台,首部设生活楼和直升机起降平台,中部为通畅作业甲板约4000平米,尾部设一台2000吨绕桩式全回转起重机,首部设一台200吨辅吊机。
2.动力强劲灵活
采用全电力驱动全回转舵桨推进方式,艉部设置了三个约3000千瓦的全回转主推进器,艏部设置了三个约1500千瓦的艏侧推,具备 DP2动力定位能力。
3.作业能力强
该平台桁架式桩腿长度120米,作业水深为70米,自持力45天,续航力3000海里,可进行无限航区航行;可用于10MW及以上海上风电机组安装,起吊高度达到了水面以上170米。该平台相较一般风电安装平台,作业能力更强,作业范围更广,并且可以轻松应对更加恶劣的施工环境,是满足未来、深远海、大容量、一体化施工作业要求的海风施工装备。
将于2021年7月6日-8日三天在上海市举办“2021年海上风电产业创新发展上海国际峰会”暨“2021年风能技术上海国际大会”暨,美国伍德麦肯兹公司亚太区风电咨询经理李博、中船集团708所项目经理程维杰、上海振华重工海工设计处长于多、中船702所研究员葛纬帧、挪威船级社陈建新、苏格兰投资发展局高级专家Helen Chen、上海天翼船舶工程总经理张尊、三峡、华电、中广核、中远海运、中船、上海电气风电、大唐、金凤科技、广船国际、外高桥造船、佳豪、山西天宝、Rromaxtech、赛思亿电气、意大利船级社、广州永联钢结构、三航局、中国船级社、法国船级社、美国船级社、上海打捞局、江苏锐华装备、德国KSB等已确认将到会演讲交流,演讲题目将逐一公司,咨询: china#ishipoffshore.com 或 seahow#vip.163.com 会议届时将邀请来自国内外的风电业主、运营商、EPC单位、设备厂商、配套厂家、施工安装、政府部门、船东、船厂、研发单位、设计、贸易、服务和投资等单位代表参加,交流、探讨和分享陆地和海洋风能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现状、应用和趋势等。
当前,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对于一些沿海岛屿或气候恶劣国家,甚至已上升到生存权和主权的高度。今年两会,“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庄重承诺:到2030年,我们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海上风力发电具有环保清洁、资源丰富,且不用占据土地,能够大规模开发,电力传输到用户成本低、损耗少等诸多优势。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我国大力鼓励开采和推广海上风电能源。风电安装平台是开发海上风电的必需装备、从海上风电安装船技术应用时间上来说,我国与欧洲相差10年左右。目前,欧洲海上风电安装船的桩腿基本上以桁架式为主,而我国刚开始设计此类桩腿的安装船。随着风电场向深远海发展,风电机组单机容量不断增大,海上风电安装船船型也随之演进。
七〇八所副总工程师费龙近日接收媒体采访时说,目前,我国安装船的数量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2020年受疫情影响,到当年5月才开工,压缩了安装时间,使得平价前的安装施工更加集中。一艘船每年大约能安装30台风电机组,以现有的安装船数量计算,预计今年将完成5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但也很有可能会超过该值。“抢装”加剧了海上风电安装市场的紧张程度,造成资源紧缺,价格高涨,操作不规范,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事实上,海上安装施工是非常高端的技术,对操作设备的精准度、人员的素质、安全要求很高。操作人员要对平台有充分了解,针对风险,做出完备的防范预案,才有可能做到万无一失。因此,施工要严格按规范进行,对人员安全意识的教育、培训要跟得上。
我国海上风电安装船技术基础较好,主要满足于国内市场,技术与国外的差距不大。目前,安装船上的两大核心设备——起重机和升降装置都是国内自主开发制造的,这也推动了我国海上风电装备技术的发展。不少企业承接了国外船东的订单,用以满足国际市场。
与欧洲相比,我国部分制造材料有所欠缺,这与我国的基础工业有一定关系。如第四代安装船所用的厚度为210毫米的齿条板,由于前期投入高,产量需求不大,国内企业生产意愿不强,还需要依靠进口。
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的升降装置设计要求比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更高。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按每年升降5次,运行25年,共125次的寿命进行设计即可。而海上风电安装船每年要升降100次,运行25年,设计寿命需达到2500次。
七〇八所正在开发第四代集运输与安装于一体的高效海上风电安装船,适应即将到来的海上风电平价时代的市场需求。七〇八所将发挥海洋装备设计技术的优势,为海上风电场建设单位、船东提供施工能力强、安全可靠、高效的安装船,为我国海上风电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装备支撑。
2021年7月6日-8日三天在上海市将举办“2021年海上风电产业创新发展上海国际峰会”暨“2021年风能技术上海国际大会”,我们期待中外专家们的演讲分享。
下图为国际船舶海工网在国内外成功举办的专业论坛部分图片。